为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9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财税学院开展了“数字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新机遇新发展”专题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董凤主持,“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与财税学院经济审计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会。
会上,董凤表示,数字化既赋能了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教师一定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以数字技术赋能,打造高精尖水平的“大思政课”,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朱学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促进专业课高质量发展表达看法,认为专业课老师要抓住数字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随后,吴兵、王羚百、黄梦等老师分别就本专题备课思路、备课重难点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其他教师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辨别信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具体策略有哪些、如何选择数字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教学案例”等开展研讨。
此次集体备课,展示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跨界协同的精神,构建了教学学术共同体,生动地推进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财税学院将不断深化两院合作,聚焦问题研究,共享教学成果,实现育人效果的协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