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
苏社联发〔2017〕57号
关于举办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
宣传周主题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的通知
各设区市、县(市、区)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全省性社科类社会组织,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省社科联决定在今年全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期间,重点围绕宣传《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等内容,举办主题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为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社科普及,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各设区市社科联
承办单位:江苏科技报社
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活动时间
2017年9月16日至10月31日
三、活动平台
“江苏社会科学普及”、“江苏社科联”和“江苏科技报”微信公众号以及江苏社科网与协办单位官方网站。
四、参与方法
1.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苏社会科学普及”、“江苏社科联”和“江苏科技报”,或扫描相关微信二维码,参与答题。
2.登录江苏社科网(http://www.js-skl.gov.cn/)以及各设区市社科联网页点击“江苏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主题知识有奖竞答”,进入活动平台参与答题。
3.参与答题的网友,进入活动平台后,可在“学习区”先学习,再到“答题区”答题;也可以直接进入“答题区”答题。
五、活动细则
1.活动采用“先注册,再答题”原则,即:先输入姓名、地址(下拉点击)、联系电话等信息,注册完毕开始答题。
2.网友通过微信平台答题,本次有奖竞答共20题,从题库中随机产生,均为单项选择题。
3.为鼓励网友参与答题,答题完毕提交后,系统会提示答错题目的正确答案,网友可以改正后再次提交,实现参与网友答题正确率百分百。
4.每天从参与答对20题的网友中抽取20名鼓励奖获得者;活动结束后,再自动筛选出全部答对20题的网友,作为超级幸运奖的网友参与抽奖。
5.抽奖过程将邀请公证人员参与。获奖名单和领奖办法将在“江苏社会科学普及”、“江苏社科联”和“江苏科技报”微信公众号以及江苏社科网公开发布。
六、奖项设置
活动将设立鼓励奖、超级幸运奖和活动组织奖。
1.鼓励奖
每天从参与答对20题的网友中抽取20名鼓励奖获得者,奖励手机话费各50元,自公布获奖名单之日起一周内,由通讯网络运营商直接将话费充值到其对应手机账户。
2.超级幸运奖
活动结束后,从全部答对20题的网友中抽取超级幸运奖获得者,其中: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3名,奖金各3000元;
二等奖6名,奖金各2000元;
三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
(以上奖金不含税)
3.活动组织奖
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将根据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具体协办内容、开展宣传活动情况、组织答题人数等实际贡献,从本省范围内评选出活动组织奖。其中:
集体奖:最佳组织奖设5个,优秀组织奖设10个,鼓励组织奖设10个,颁发荣誉证书,不发奖金。
个人奖:在最佳组织奖中各推荐评选出1名最佳先进个人,奖励手机话费各2000元;在优秀组织奖中各推荐评选出1名优秀先进个人,奖励手机话费各1000元;在鼓励组织奖中各推荐评选出1名先进个人,奖励手机话费各500元。
七、相关要求
1.地方各级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以及有关单位,应围绕本次主题知识有奖竞答相关内容,以不同形式到机关、学校、部队、企业、社区等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有奖竞答,组织公众现场二维码扫码答题。
2.参与活动协办的各设区市社科联,应在其官方网站首页设置由主办单位统一设计制作的“江苏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主题知识有奖竞答”宣传飘窗,积极推动本地区开展相关宣传及竞答活动,发动和组织参与知识竞答的人数原则上应不少于1万人。
3.各设区市社科联以及本省范围内参与组织竞答活动的单位,如拟参加活动组织奖评选,应将组织活动情况的图片影像资料(包括单位网站开展活动宣传首页截图及现场活动照片等,并附说明)和相关总结材料(包括开展宣传的举措、活动内容形式、组织答题人数与先进个人的具体做法及贡献等),于11月10日前以电子邮件报送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部,邮件主题统一为“2017知识竞答活动组织奖参评总结”。
联系邮箱:jsskpj@vip.163.com
联系人:王 军(手机:18112990368)
刘 洁(手机:18112990369)
葛 蓝(手机:18112990386)
江苏社会科学普及 江苏社科联 江苏科技报
附件: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主题知识有奖竞答
题目与答案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7年8月22日
抄送: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公室 2017年8月22日印发
附件
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
主题知识有奖竞答题目与答案
(共计100题)
1.《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于( )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
A. 2016年7月29日
B. 2017年7月29日
C. 2016年9月1日
D. 2017年9月1日
答案:A
2.制定《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A. 提高公民的政治理论素质
B. 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C. 提高公民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D. 提高公民的自然科学技术素质
答案:C
3.《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
A.在本省设区的市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B.在本省不设区的市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C.在本省各县(市、区)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D.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答案:D
4.《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所称的社会科学普及,是指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传承文明,弘扬( )的活动。
A.人文精神
B.民族精神
C.民主精神
D.哲学精神
答案:A
5.《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社会科学普及是公益事业,应当坚持( )、资源共享的方针。
A.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全民支持
B.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
C.政府主导、社会自建、全民参与
D.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全民支持
答案:B
6.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 ) 是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A.省、设区的市、县(市、区)社科联
B.全省性社会科学类社会组织
C.社会科学普及志愿者
D.社会公众
答案:A
7.《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
A.积极
B.主动
C.全面
D.依法
答案:D
8.《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 )不得以社会科学普及的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A.有关组织
B.有关个人
C.有关组织和个人
D.任何组织和个人
答案:D
9.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 )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将其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C.地方各级社会科学组织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D
10.《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机构和人员做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并指导(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A.村党支部、居民委员会
B.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C.村民委员会、社区党支部
D.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
答案:B
11.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建立的( ),研究解决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A.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协作会议
B.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协调会议
C.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
D.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
答案:D
12.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应当组织、指导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A.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
B.教育、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
C.文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D.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答案:D
13.《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社会科学普及是( )。
A.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
B.各级社科联的责任
C.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D.社会大众的责任
答案:C
14.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省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应当通过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立项等措施,( )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
A.鼓励和支持
B.鼓励和引导
C.引导和保障
D.支持和保障
答案:A
15.《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 )应当结合各自实际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A.国家机关
B.企业事业单位
C.社会组织
D.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答案:D
16.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团体应当按照( ),根据工作对象的特点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A.本地区社会科学普及规划和工作计划
B.自身工作实际
C.社会实际状况
D.社会大众需求
答案:A
17.《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反映和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作为( )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A.启蒙教育
B.继续教育
C.社会教育
D.通识教育
答案:D
18.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结合职业特点和要求,将( )纳入职业培训内容。
A.社会科学知识
B.文化艺术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
D.思维科学知识
答案:A
19.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智库研究成果的( )应用,为公众提供社会科学普及产品和服务。
A.推广
B.宣传
C.转化
D.普及
答案:C
20.《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公务员、作家、艺术家、科技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等,应当结合本职工作和自身专长,积极参加社会科学普及和有关( )活动。
A.交流服务
B.合作服务
C.志愿服务
D.文化服务
答案:C
21.《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每年( )为“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在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集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
A.五月的第二周
B.五月的第三周
C.九月的第二周
D.九月的第三周
答案:D
22.《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场馆和设施建设,将其纳入( )。
A.社会发展规划
B.城乡建设规划
C.新型城镇化建设
D.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B
23.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政府投资建设的社会科学普及场馆和设施应当( )开放,不得擅自改作他用。
A.收费
B.免费
C优惠
D.免费或者优惠
答案:B
24.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 )和城乡统筹,推动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利用人文社科馆或者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场馆和设施,建设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A.区域竞争
B.区域协调
C.区域联动
D.区域合作
答案:D
25.《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政府( )或者其他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
A.购买服务、项目补贴
B.购买服务、财政补贴
C.项目补贴、以奖代补
D.财政补贴、以奖代补
答案:A
26.《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社会科学普及经费和社会组织、个人资助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财产,应当用于社会科学普及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
A.挤占
B.截留
C.挪用
D.挤占、截留、挪用
答案:D
27.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 )应当建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社会科学普及优秀成果的评比、展示、转化和推荐。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省人民政府
答案:A
28.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以社会科学普及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活动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责任。
A.刑事
B.民事
C.行政
D.个人
答案:A
29.《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自( )起施行。
A. 2016年7月29日
B. 2017年7月29日
C. 2016年9月1日
D. 2017年9月1日
答案:C
30.《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经费纳入同级(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科学普及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正常开展。
A.财政管理
B.财政计划
C.财政支出
D.财政预算
答案:D
31.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 )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对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给予表彰。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省人民政府
答案:B
32. 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省、设区的市、县(市、区)社科联应当建设社会科学普及( )平台,推动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A.数字化信息
B.信息化网络
C.现代化通讯
D.数字化传输
答案:B
3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八荣八耻
D.传统美德
答案:A
34.根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以上都是
答案:C
35.《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 )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A
3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 )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A.规范、引导、保障、促进
B.民主、平等、自由、法治
C.强制、认可、普遍、约束
D.稳定、继承、多样、适用
答案:A
3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 ),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
A.行业规范
B.职业道德
C.劳动纪律
D.教师守则
答案:A
38.《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 )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A.精神文明
B.廉洁价值
C.雷锋精神
D.诚信精神
答案:B
39.《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 )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A.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C.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
D.教育、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文明
答案:B
40.《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 )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A.广大青年
B.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C.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D.少年儿童
答案:C
4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完善( )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A.学校、家庭、社会
B.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C.教学、管理、服务
D.教材、教学、教法
答案:A
4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主题,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 )的社会风气。
A.大公无私、我为人人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袖手旁观、精致利己
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答案:D
4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 )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A.民族文化传统
B.地方文化传统
C.历史文化传统
D.中华文化传统
答案:C
4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加强对( )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
A.地方传统文化
B.历代传统文化
C.优秀传统文化
D.特色传统文化
答案:C
45.《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以( )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A.素质
B.诚信
C.文明
D.道德
答案:B
4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一切( )、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
A.文化产业
B.文化传播
C.文化产品
D.文化交流
答案:C
4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 )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A.以人为本
B.理想信念
C.联系实际
D.改进创新
答案:B
48.《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学雷锋和志愿者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 )。
A.做进学校
B.做进企业
C.做进家庭
D.做进军营
答案:C
49.《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 )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A.全民阅读
B.道德讲堂
C.文化娱乐
D.戏曲艺术
答案:A
50.《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
A.教育普及
B.宣传报道
C.理论研讨
D.传承保护
答案:A
5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 )。
A.创新精神
B.爱国精神
C.时代精神
D.奉献精神
答案:C
5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形成公益广告传播( )、传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
A.传统美德
B.先进文化
C.典型事迹
D.主流价值
答案:B
53.根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以上都是
答案:B
54.根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以上都是
答案:A
5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主要内容”共三条,即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 )。
A.核心价值体系
B.自然科学精神
C.中华人文精神
D.现代物质文明
答案:C
56.《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共四条,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
A.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
B.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C.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D.加强传统文化发掘力度
答案:A
57.《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 )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家庭
答案:C
58.《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 )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人民
B.政治
C.经济
D.改革
答案:A
59.《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对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出坚持(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A.新建为主
B.保护为主
C.传承发展
D.充分开发
答案:B
60.《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 )、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A.特色建筑
B.自然景观
C.传统民居
D.新建民居
答案:C
6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 )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A.立德树人
B.全面发展
C.育人唯才
D.德才兼备
答案:A
62.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到(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A.2020
B.2021
C.2025
D.2049
答案:C
63.江苏省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城市是( )。
A.南京
B.淮安
C.徐州
D.扬州
答案:A
6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答案:C
65.中华伦理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 )。
A.乐
B.诚
C.忠
D.信
答案:D
66.中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历史长篇小说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金瓶梅》
D.《三国演义》
答案:D
67.以下属于道教经典的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周易》
答案:B
68.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是( )。
A.《难经》
B.《脉经》
C.《千金方》
D.《黄帝内经》
答案:D
69.在中国文化中,主张无为、崇尚自然的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A
70.“仁”是思想家( )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季子
答案:A
71.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离骚》
B.《诗经》
C.《九歌》
D.《天问》
答案:B
72.下列( )与七夕传说中的人物有关。
A.后翌、嫦娥
B.梁山伯、祝英台
C.牛郎、织女
D.周杰伦、侯佩岑
答案:C
73.中国古代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说法,其中的“四库”一般是指经、史、子、( )。
A.礼
B.智
C.信
D.集
答案:D
74.历史上“学士”是指( )。
A.学位
B.官名
C.学历
D.职位
答案:B
75.下面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是( )。
A.春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情人节
答案:D
76.文房四宝是指毛笔、砚台、宣纸和( )。
A.桌
B.椅
C.茶
D.墨
答案:D
77.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是( )。
A.经济强
B.百姓富
C.环境美
D.社会文明程度高
答案:B
78.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方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要义就是发展水平要更高、群众( )要更强。
A.幸福感
B.获得感
C.安全感
D.公平感
答案:B
79.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确保人均年收入( )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是江苏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硬仗。
A.1196
B.2300
C.4000
D.6000
答案:D
80.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三个口袋”更加充实。
A.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
B.城乡收入、企业利润、政府收入
C.居民收入、公司利润、政府收入
D.城乡收入、公司利润、财政收入
答案:A
81.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创新社会治理,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升( )建设水平。
A.法治江苏
B.平安江苏
C.诚信江苏
D.健康江苏
答案:B
82.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北地区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种自然禀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 )新路子。
A.产业优先、融合发展
B.商品优先、特色发展
C.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D.信息优先、转型发展
答案:C
83.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把( )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标杆,作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涵。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政治文明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D
84.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强化管党治党责任,把全面( )要求贯穿于全面小康建设全过程。
A.作风建设
B.党性锻炼
C.从严治党
D.意识形态
答案:C
85.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 )是江苏今后五年要打赢的主攻仗。
A.聚力创新、聚焦富民
B.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C.环境改善、绿色发展
答案:A
86.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到(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江苏不仅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全面建成。
A.2020
B.2021
C.2030
D.2049
答案:A
87.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 )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绿色
B.协调
C.创新
D.共享
答案:C
88.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 )。
A.改善生活环境
B.改善居住条件
C.提高广大老百姓的科学素质和文明素养
D.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
答案:D
89.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 )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A.三农
B.强农
C.惠农
D.富农
答案:A
90.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转变( )发展方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A.农业
B.农村
C.经济
D.产业
答案:A
91.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 )。
A.需求侧
B.供给侧
C.国际贸易竞争
D.过于依赖资源
答案:B
92.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的主心骨。
A.文化建设
B.理论建设
C.经济建设
D.社会建设
答案:A
93.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苏南地区要着眼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上率先突破,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A.新理念
B.新机制
C.新思想
D.新动力
答案:B
94.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让( )生活更美好,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
A.乡村
B.城市
C.流动人口
D.弱势群体
答案:A
95.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城市发展要树立精明增长理念,全面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A.自然保护和历史传承
B.文化产业发展
C.生态文明建设
D.教育投入
答案:A
96.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要把做强( )作为重要取向,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A.虚拟经济
B.实体经济
C.创意经济
D.数字经济
答案:B
97.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 )是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A.治安环境
B.生态环境
C.投资环境
D.社会环境
答案:B
98.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今后五年,我省要聚力创新,聚焦富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这里的“美”是指( )。
A.人文美
B.生活美
C.环境美
D.生态美
答案:C
99.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强科学理论引领,发展先进思想文化,是( )建设的核心内容。
A.理论
B.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C.文化
D.精神文明
答案:C
100.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全社会坚定“四个自信”。这里的“四个自信”是指( )。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B.道路自信、理想自信、实践自信、文化自信
C.道路自信、理念自信、社会自信、民族自信
D.道路自信、战略自信、制度自信、改革自信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