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集资知识问答
根据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20年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苏处置发〔2020〕5 号)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防范非法集资知识问答资料宣传如下:
1.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2.非法集资有哪些基本特征?
非法集资活动一般说来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付出回报;四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3.非法集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在刑法上非法集资涉及两个罪名,一个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个是集资诈骗罪。
4.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存款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
5.什么是集资诈骗?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6.非法集资活动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一是非法集资使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二是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三是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7.近年来的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有哪些典型手法?
近年来,非法集资的手法花样翻新,主要有6种: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信息,诱骗大学生投资;以“助学创业”的旗号,以高额回报、提供助学创业服务为诱饵,引诱大学生“加盟投资”;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
8.如何避免掉入非法集资陷阱?
面对非法集资的陷阱,要做到“四个不”:对高息“诱饵”不动心;对老板“实力”不崇拜;对企业“背景”不迷信;对熟人“热心”不轻信。
9.投资前想了解企业是不是在非法集资,怎么办?
请按照以下企业分类进行电话咨询:1、银行机构理财、信托产品、保险及相关产品等——致电当地银保监局;2、股权、期货、基金、券商理财及相关产品等——致电证监局;3、支付、外汇等相关产品——致电当地人民银行;4、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致电金融监管局。
10.发现非法集资活动,应该怎么办?
拨打举报电话“12345”进行举报投诉还可以通过江苏政务服务APP 和微信公众号“江苏12345 在线”的“金融举报”专栏进行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