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培养青年学生优良品德,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一、日常文明行为
1.学生平时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同老师相遇,主动问好行礼。同学之间以礼相待、互敬互爱。
2.进入办公区域,切勿喧哗,礼貌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未征得同意,不得随便办公室中的文件、试卷等。
3.养成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习惯,不介绍、购买、出借、传阅反动和淫秽的刊物、图片、音像制品等。遵守校园有关规定,文明上网。
4.自觉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折花,不践踏草坪,自觉维护校园净化、绿化、美化。
5.同学之间文明交往,自尊自爱,公共场合举止得体、谈吐文明。
6.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维护国家荣誉和学校形象,爱国爱校、护国护校。
二、教室文明行为
1.上课时学生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
2.上课铃响之前,学生应步入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因事、因病请假须办理书面请假手续。
3.上课要专心听讲,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静音状态,并自觉上缴手机,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在课堂中接打电话。
4.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倍加爱护,不损坏教室用具,不在桌椅、墙壁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品等杂物。
5.自觉养成爱护照明设备、节约用电的好习惯,离开教室时应随手关灯。
三、图书馆文明行为
l.图书馆开放时要有序进馆,避免拥挤。夏天不准穿背心、拖鞋等进阅览室。
2.保持图书馆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尽量放轻脚步,以免影响他人。
3.杜绝替他人代占座位,不得强占座位。
4.借阅书籍按时归还,爱护书籍、不得乱翻、乱扔、乱画、拆撕。
四、会场文明行为
1.准时参加会议,着装得体、衣着大方,不迟到、不无故缺席。
2.热情、有礼貌,来宾入场时,应鼓掌欢迎。
3.自觉维护会场秩序,遵守会场纪律,自觉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静音状态,尊重讲话人、报告人的劳动,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4.自觉保持会场清洁卫生。会议中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5.散会时,应有序离开会场,不要抢先、拥挤,避免造成混乱和意外事故。
五、就餐文明行为
1.文明就餐,遵守食堂就餐秩序,购餐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2.就餐时应讲究卫生,注意仪态,保持食堂清洁、不在桌凳上乱写乱画。
3.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食物。
4.饭后收拾餐桌、餐盘,自觉将餐盘送还至指定回收处。
六、宿舍文明行为
1.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主动配合有关人员检查。不抽烟、不酗酒,不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带回宿舍,不私接电源和使用违规电器、酒精炉、煤油炉等危险物品,不得自行留客住宿。
2.宿舍内同学要团结、友爱、关心、互助,不讲脏话、不打架,彼此礼貌谦逊相待。
3.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和宿舍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要倒入指定位置;起床后要及时叠好被子,保持床上整洁、地面清洁。
4.在自习或别人休息时,动作要轻,不得在宿舍区喧哗、打闹,不得放大录音机、收音机的音量。晚间及时尽早返还宿舍就寝。
5.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休息或外出时要关锁好门窗,设施损坏要及时保修。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询问、报告,确保宿舍财物和人身安全。
6.遇到停水停电等事件时要保持安静,通过学生干部、寝室长或管理、值班人员及时解决问题,不要起哄滋事;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向宿管人员报告,疏散时按照引导有序进行,切勿惊慌。
七、运动场文明行为
1.参加、参观比赛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和工作人员。
2.爱护运动设施、器材,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乱丢果皮、杂物。
3.文明运动,不吸烟、不争吵,不斗殴,着装整洁,不赤膊上阵。
4.进场、退场文明有序,不相互推搡、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