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建设融入思政教育的思考

作者:发布时间:2019-12-02 浏览次数:1343


        张 洛

                  (73882必赢网页版,江苏 连云港 222061

 

  要: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一些地区、学校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方面收获了丰硕的改革成果。如何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本文尝试从文化建设入手,将师德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等多种资源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以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大格局。

 

关键词:文化建设  思政教育 融入

 

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思政教育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课实用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扭转,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的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一些地区、学校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方面收获了丰硕的改革成果,思政教育的天地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本文尝试从文化建设的维度出发,整合包括师德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等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将其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以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大格局。

一、涵养正气,将师德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规范、行为和品质的总和,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的教师,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乃至周围社会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首先,要充分意识师德的重要性,涵养浩然正气。中国历来有重视师德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一说中的“传道”就包含着对师德的要求。德是做人之本,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从时代担当、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将师德文化融入思政工作。年轻教师在上岗前首先要接受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培训。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十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作出的全面而精准的概括,极大丰富了师德文化的内涵。

其次,要积极营建优良的师德校园环境。作为思政工作重镇的高职院校,可利用廊道墙壁和电子显示屏,时时、处处提醒教师做一名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活动为载体,推进优良团队的形成。如将教职工师德师风教育与教研组建设相结合、与美丽校园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开辟师德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读书活动等,以虚促实,虚实相间,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可凝聚人心,优化师德育人环境。

最后,教师要承担既做“经师”又做“人师”的双重职责。一个教师,如果仅有深厚的才学,而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也至多是一本“活词典”。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推己及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努力做到。教师要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要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思政工作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师德文化的丰富内涵,将有关理论知识和师德要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价值引领,将专业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专业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思政工作资源,如果仅就专业来谈专业,有时未免索然寡味。专业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增强育人观念,将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使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首先,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如会计文化中包含着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职业道德教育;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可从加强诚信教育出发,把“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会计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都以人为出发点;会计文化既包括人所创造的用以改造自然的石斧、铁犁、水车等生产性工具和结绳、算筹、算盘等计数性工具,还包括创造出来的房屋、服饰、文字、书画、社会组织等物质和精神产品以及会计核算、会计制度等具体到会计领域的会计产品成果;会计文化的表现形式伴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分别经历过从“账单”到“简册”、“账簿”、“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现代会计的表现形式等。以上这些,都可巧妙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中。

其次,要体现深切人文关怀。如社会工作课上,教师可结合医学经典案例,阐述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包括注重心理疏导、保护患者隐私、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着装整洁规范等。如带领学生观摩解剖课,师生们向遗体鞠躬,上完课后献花致意,生者与逝者建立了情感上的关联,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便会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自然会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最后,要感悟职业发展历程。如经贸类专业,可拓展商业文化,教学资源中纳入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讲授范蠡经商致富等内容。物流专业,可结合“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文化知识的讲解,鼓励学生抓住机遇,勇敢走出去,在奉献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事业;也可结合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物流专业中包含的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设计等专业文化,授课教师也可在适当的时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同频共振,将课程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从广义上说,高职院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随着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观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首先,优化学校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优势,适当增加文化艺术、健康教育、创新创业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

其次,开发一批特色课程。可整合学校资源,结合自身某一方面的研究优势,组织力量开发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材。要深入挖掘学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可通过专题讲座、团队学习、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等教学形式,开拓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最后,形成系列经验做法。要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可根据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人文艺术类等不同专业学科性质特点,分别把握好成果培育的重点。有的侧重于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的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有的要突出培育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的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等。

四、寻根乡情,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地域文化具有区域性质,凝结着一定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生产创造的产物。地域文化包含着很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吻合的内容,是最接地气的思政教育资源,寻根乡情,很多方面可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工作。

首先,因地制宜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如,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情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江苏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什么?江苏人的显著特质是什么?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一文中提出,“水是江苏凸显的文化符号。我所认知的江苏地域的根、本、魂,江苏风情的意、蕴、脉,江苏人文的精、气、神,早已与这包容万物、滋养生命、情韵流动的水融在一起了。”再以江苏省的连云港市为例,连云港地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可挖掘东夷文化、海洋文化、盐商文化、《西游记》文化、水晶文化等元素。课堂内外,教师可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你们来自哪里?你们的地域文化有什么特点?这样可以丰富拓展思政教育教学的课堂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他们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其次,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地高职院校招生竞争的白热化,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源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普遍对地域文化资源有很高的认同感,有的学生有时就是因为喜欢某一个城市,才报考了某个城市的某所学校。思政教学中,巧妙融入地域文化资源,必然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对思政教育的认同度。传统思政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说教,教学手段单一,对于内心深处抗拒说教的90后甚至00后学生来说,理论未免晦涩,而一旦思政教学中有机渗入地域文化的元素,则原本“高冷”的课堂无疑似一池春水被微风吹皱,接地气的思政教育一定是有效的。

最后,创造浓厚的地域文化环境。俗话说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提倡彰显办学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来说,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可以较好地避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如对校园进行文化环境的建设,硬件方面可以开设文化走廊,用展板等方式利用好区域文化资源。软件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各种文化大赛,以书画、朗诵、演讲、舞蹈、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地域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渲染,创造浓厚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

五、拓展时空,将网络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当今的90后、00后学生属于“新新人类”,他们对于网络文化具有毋庸置疑的天然接受能力。从事思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放下身段,用心聆听新时代大学生们的心声,不能用早已过时的手段、方法对待新人新事,要勇于和善于跨越“代沟”,认真思考和研究网络文化,深入学生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如有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在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时得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每天吃早饭、常去图书馆和运动场的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是好的,那些不吃或很少吃早饭、活动区域多局限在宿舍的大学生则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基于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从大学生吃早饭一事抓起,提倡他们早起吃早饭,不要耽于手机游戏、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

其次,利用网络媒体拓展思政教育空间。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精心打造高品质“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成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媒网”。通过一系列举措,整体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学校可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好社团、网络互动,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新型育人机制。

最后,发挥网络优势开发网络思政资源。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时间碎片化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学校应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着力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可整合校史校情、仪式典礼、文化活动、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

六、文道合一,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一些宝贵的人文思想及人生哲学,都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采用“拿来主义”,将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思政教育。

首先,要引领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大学生的“弱项”。经过中考、高考历练的当今大学生,尽管已对传统文化中的“称谓、职官、科举、历法、地理”等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多局限于浅表性的认识,有些认识甚至还会出现偏差、错误。传统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中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元素均包含在浩瀚的中华典籍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升华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要义精髓。作为“道夫先路”的教师们需在深入研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时间,引领大学生们进一步回望历史,认同传统,正视当下,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其次,要准确把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当今大学生们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积淀,但缺乏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难达到理性高度。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注意立足实际,不能过于“雅致”或“低俗”。“阳春白雪”很可能会陷入孤芳自赏的窘迫境地,不具备“普适性”,不利于普及,属于大而无当的“屠龙之术”。低俗更不可取,现实中有打着传统文化招牌的“淑女教育”、“孝道教育”、“私塾教育”等,时常伴随着争议,偶尔还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雷人”教育模式,对传统文化理解肤浅、偏狭,误解或曲解,没有掌握、参透传统文化精髓,存在诸多不可取之处。要找到 “雅”与“俗”的适当“结合点”,做到“雅俗共赏”。

最后,要注意避免传统文化引导的两个误区。一是贪大求全。传统文化是“无尽的宝藏”,不可身处宝山应接不暇,到处“开凿”,将有限的精力财力耗费掉,事倍功半。如同猴子掰玉米,过程很辛苦,最后结果很少甚至空手而归。正确的做法应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或“只取数瓢”。兵法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切中要害,把学生最需要掌握的传统文化内容挖掘出来并进行有机整合,以某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接受。二是揠苗助长。过分高估学生的实际,教材越编越厚,讲解愈发玄妙,逐渐偏离教育根本,偏离教学目标,始终如隔靴挠痒,不得要领。如面对诗歌高峰的唐诗,怎么办?如何掌握?作家刘心武认为,不必太多,十首足矣!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十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刘心武的说法尽管较多适用于普通大众而非文学专业类的学生,但其中包含的尊重教学主体实际、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道理,却是值得深思的。

思政教育是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大格局的构建任重而道远,需要文化建设作为强力的支撑。从内容上讲,文化建设绝不仅仅包含以上拈出的师德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这些方面;从逻辑上讲,以上这些方面还可能存在概念交叉甚至模糊之处,还可以从其他文化建设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解读、建构。但无论怎样,抓住了以上几个方面,基本上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学校思政教育的大方向不至于跑偏。

 

参考文献:

[1]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 [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5-17

[2]回良玉.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N].新华日报,20140908

[3]魏晓晓.新时代“网络成长”视域下的网络思政探究 [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48-49

[4]何洁.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4):74-75

[5]程莉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91):142-146

[6]王东清,刘静静.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经济师,20193):203-205

[7]李洁,王亮.“课程思政”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北京教育,20192):41-44

[8]赵康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研究 [J].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192):96-9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