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造成了生命威胁,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威胁。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北京心理学会,邀请了国内30余位心理学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可能出现的诸多心理危机,给出了专业的心理干预建议和答疑解惑,助力在不同战线抗击疫情的每个我们,积极应对,用“心”战疫。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环境中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们,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如设备跟不上、在家学习效率低下、网络教学达不到课堂面授的效果等。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该如何处理?
一、 更新观念,提高网络学习认同感
基于自身的认知,大学生对网络学习常常会做出带有一定主观倾向的评价。这些评价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投入度和收获感。网络学习能否带来收获?这是个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不可否认,一部分大学生自认为在网络学习中收获不多,对网络学习较难产生正面积极的情感。我们建议这部分学生在开展网络学习之前,首先摆正心态,客观全面地了解网络课程特点。网络课程本身与线下课程虽有不同,但也有其独特优点。与其一味排斥,不如主动学习网课必需的相关技能,主动提高内在接受度,提升网课学习兴趣。
二、设立目标与奖赏,提升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主动提高并保持自己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习内容既符合老师要求又与自己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其次,保持兴趣通常外部奖励关系密切,因此可以用一些适当的奖励来鼓励自己。例如,认真上完一堂网课后,为自己准备一些可口的零食或一定时间的休闲娱乐等。
三、结伴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线上学习如果缺乏与同伴的互动,同样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因此,提升网课学习兴趣也需要发挥群体动力,让自己在群体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学习群获得支持。通过班级学习群,大学生们可以相互分享学习所得,弥补学习缺漏,培养自己多角度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共同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强化获得感。此外,通过班级学习群,大学生也可以交流自己在网络学习中的经验与感受,通过线上的沟通,获得接纳感和支持感,不断提升自己克服困难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四、 减少无关外部刺激,创造有利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强,对于大学生自控能力要求更高。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学习的专注力。例如,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只准备网络学习必需的物品,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例如零食、游戏机等)放在视线之外,关闭无关网页或应用软件,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保证自己有限的认知资源集中于加工处理学习内容,避免多任务工作增加认知负荷,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五、鉴别纷繁网络信息,提升资源管理能力
进行网络学习时,大学生可能会遇到“我找到了资源,但不知道怎么筛选”“信息太繁杂,总找不到所需的资源”等问题。的确,网络上纷繁复杂的内容有可能使学习者难以辨别筛选,从而更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大学生参与网络学习应和线下学习一样,先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相应的预习并坚持课后复习,在熟知课程相关的关键词、重点概念、核心问题后,才有可能在烟波浩渺的网络资源中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筛选。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借此锻炼自控能力和自我知识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