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素质 强技能 创特色

发稿时间:2013-04-24 来源: 作者: 摄影: 浏览次数:112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为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我校积极强化专业建设,全面推进特色、品牌专业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校金融保险专业创建市级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金融保险专业沿革和现状

我校金融专业开办于1995年,当时为二年制中专学制,招收高中毕业生,专业方向是银行业,毕业生主要由国家计划分配.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银行系统对专业人才层次需求的提高,金融专业中专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逐年下降。1998年,在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市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专业人才市场变化需要,经江苏省财政厅批准,从1999年开始将我校金融专业由原来的银行业为主调整以保险业为主。 2004年,我校升格为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金融与保险专业通过了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准,正式招生。面向全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41所分院中为我省高职类唯一的金融专业。

2005年,随着连云港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苏北作为江苏经济发展“洼地”的快速崛起,社会对金融保险服务及其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本专业主要面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等金融保险企业基层岗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已开办9年,每年招收一个班,目前在校生215人,现有专业教师8人,师生比1:27,其中专业专任教师6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校级专业带头人1名,副教授3名,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研究生2名,教师中有3人具有金融企业工作背景,所有教师都具有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包括中级经济师、中级物流师、中级寿险规划师等。现有教学设备总值143万元,生均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值6651元,专业藏书量19061册,专业期刊18种,同时在校内外建有模拟证券、模拟银行等配套实训实验基地。

二、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008年按照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要求,在开展市场调研和多次组织行业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全省特别是苏北地区对金融保险人才的需求,结合本专业的办学特点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制定了金融保险专业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遵循了大专层次、五年一贯制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双实”人才培养模式。

(二)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近两年来,本专业重视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教学和管理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研究生学历(位)教育、职业资格鉴定、技术职称考试,并要求所有专业专任教师都要有固定的联系企业,定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习和培训,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提高了教师的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做好新老教师的“青蓝工程”,组织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全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课件比赛,提高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坚持教师间相互听课制度,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和听课评价。期间,徐倩老师、赵晶老师,王龄萱老师在2011年校“公开课”评比活动中分获专业课二等奖、三等奖,徐倩老师在2012年校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通过不断引进与大力培养,金融保险专业的师资队伍有了明显的改善。本专业教师在抓好教学的同时,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财经高职教育的特点,还加强了教学科研工作,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一是滚动修订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根据最新的市场需求以及培养目标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说明。

二是制订专业主干课程标准。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课程标准的制定,已形成了8门课标,并通过实践对相关的课程标准(如:货币银行学、人身保险等)作了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三是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课改进课堂”行动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互动,同时广泛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是评价方式的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将书面考核与口试、面试、动手能力综合考核相结合。尤其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更是推行多种多样的实践考核制度。同时对“终结性评价”进行教考分离,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价,真正起到导向激励的作用。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做法有:教师教学手册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平时成绩占比的适当提高(3﹕3﹕4)、考察课程考试形式的多样等。多主体、多形式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强化学风建设和技能竞赛工作

在人才培养中,金融保险专业针对财经专业特点,特别强调学风建设与技能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学风竞赛活动,每年评比表彰学风标兵班级及先进班级,严格学生评优、选干、“三好”等制度,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本专业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定位意识,确立技能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教育、课后训练、技能比赛等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借助技能培养常规化,要求本专业每个年级学生利用晚自习第一节课进行专项的金融技能训练,包括珠算、点钞、小键盘等,以此促进专业技能培养,同时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目前我校金融保险专业于2011年、2012年5月份在校内成功举办了两届技能竞赛,还利用跨专业的证券投资课程举行了全校的炒股大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五)切实加强基地建设

学校搬入新校区后,按照金融保险专业制定的实训室建设计划,仿照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建设全面仿真的证券实训室、保险实训室以及模拟银行,建成后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实训需求。同时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本专业一直在探索合理的企业合作模式,经过调研,选取建立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交通银行、格斯达投资担保公司等在内的7家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7家企业均为本地区行业内骨干企业,为学生的见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金融保险专业的特色建设

我校金融保险专业是目前江苏现有高职专业的“独生子女”,具有一定的唯一和特色性,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坚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特色

金融保险专业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双证融通、双向拓展,理实一体,仿真实训”的“双实”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坚持将学生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相互融通”,强调知识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同时从本科学历教育与多种职业资格教育两个方面“双向拓展”,使学生既具有一技之长和初岗适应能力,又具有全面素质和多岗位迁移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强调“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建立“全面仿真”型校内实训基地,强调学生实训真实体验、全面对接。该模式在2012年底被省教育厅作为全省质量提升典型案例被推广。

(二)坚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特色

一是课程设置紧紧围绕金融保险专业岗位的需求,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我校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了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方向的专业课程,例如证券方向开设证券投资、投资基础等课程,银行方向开设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等课程,保险方向开设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课程,学生毕业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会计、银行、保险、证券等相关行业从业资格证书,有效满足了金融保险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二是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紧紧围绕金融保险行业的需要,进行了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实训设计。比如根据金融保险专业的特点设置了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等具有金融特色的技能项目,并不断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本专业近三年累计毕业生42人,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80%。

(三)坚持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创特色

金融保险专业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养。金融保险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学生毕业后经常与金钱打交道,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诚信、人本、惜时、高效”等专业素养。为此我们围绕专业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包括“诚信“征文、职业道德标准辩论赛等活动在内的诚信、职业道德教育。我校在开设金融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计算机一级B、市场营销、客户心理学、金融法规等专业课程,满足了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各类资格考试的要求,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坚持在人才培养的条件上创特色

一是专业师资实力较强。本专业师资配备合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均衡。尤其是年轻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坚持与专业共成长,与学校共荣辱,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日益成为本专业树优创特和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新校区采用智能化的教学系统,每间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以及电子白板并连接网络,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与理论,而是文字、视频、图片、新闻相结合,学生足不出户,在教室里就可以直接接触专业的最新案例,用视觉与听觉直观感受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是专业实训设施日趋仿真。目前在建的金融保险专业的校内实训室超过200平方,包括保险模拟职场、证券实训室以及可以与会计专业共用的银行实训室、会计实训室等。其中证券实训室分为资料室、大户室和散户室,是根据证券公司的真实场景安排设置。学生在其中可以真实了解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客户的交易流程。保险模拟职场按照保险公司的职业培训要求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全面掌握保险公司的部门设置、流程处理、员工培训以及营销拓展等方面的工作内容。通过一定的实训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具有的实用性、前瞻性,完全满足了我校金融保险专业学生专业实训的要求。

四、进一步加强金融保险专业特色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工作需进一步调整。虽然几年来招生形势较好,但今后我们仍需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形成银行实务和保险实务两个专业方向,并按照4.5+0.5的培养模式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

2.校企合作需进一步深入。由于金融业的特点,校企合作还只停留在表层,企业愿意提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议,但在提供顶岗实习等方面还有所保留,尚需学校和各金融单位进一步沟通。

(二)主要措施

一是明确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全方位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学校将在组织、制度和经费上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保险专业的倾斜。

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尽快添置实训设备,建立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环境为一体的金融保险专业综合实训实习基地。全面实现专业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人员职业化。

三是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单项—岗位—综合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专业实践课程结构体系,按照课程实训、阶段实习、认知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专业技能实训等模块进行实践教学组合。

四是分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引导学生树立不同学习阶段的专业技能目标,循序渐进地完成从校园到职业岗位的转变。

五是鼓励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大力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建立共享型金融保险专业资源库,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力争尽快建成专业教学标准库、专业教学素材库、专业考核试题库和个人学习网络平台。

六是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特别是本地区骨干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落实跟岗实训。进一步推进“订单式”培养,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实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培养真正的高水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七是完善顶岗实训制度,做好岗前动员,岗中服务,岗后总结,强化教师跟踪指导工作,有效推动学生从校园到职业岗位的转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我校虽然在金融保险特色专业建设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肯定还有尚待提高和努力的地方。我们将以本次视导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强化金融保险专业内涵建设的力度,积极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努力彰显特色示范效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闭
Baidu
sogou